当前位置:好一点 > 教育资讯 >高考资讯 >正文

朱昶昶:校教研课《钓鱼的启示》案例分析

更新:2023年04月23日 03:21 好一点

好一点小编带来了朱昶昶:校教研课《钓鱼的启示》案例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朱昶昶:校教研课《钓鱼的启示》案例分析

  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如何的大道理都是了解的透透彻彻的。但是,课本里之所以还有那么多的道德伦理类文章,显而易见的不是让孩子们去学到人世间还有这样的一个道德标准在,而更迫切的是想让我们跟着孩子们一起走进这个道德世界,好好去品味下如何才能把这个标尺摆正、放平!真正达到寓教于学。

  这次我们教研组就是围绕“真实有效的理解道德标尺,触动孩子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有感而发的做出道德衡量。” 我们选择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3课《钓鱼的启示》,由本人进行执教。道德类文章对于小学课本来说占有很大的比重,教材将他置于非常重要的人文类关怀的体系,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并运用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当中去。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教学主要采用对话式交流的方式,更好的引导学生懂得该文章的道理和生活的运用。

  初次上课:

  由于是需要上校教研课的课文,所以第一次选在了最后一节作业整理课,选择了3班进行的借班上课。导入流程是运用常见的交谈式导入,从是否钓鱼到观察钓鱼,从钓鱼运动到钓鱼谚语。在上课过程中,充分让孩子自主的去寻找文章的关键点。从父亲和孩子的一问一答,神态表情中了解钓到鱼的喜悦和失去鱼的失落,从情感到道德层面的升华……

  第一次试教下来,自己感觉课堂气氛不错,道理也抓的比较准,孩子们好像也是深有体会的样子。正沾沾自喜于初次试教就能得到如此效果,步入办公室进行听课评议的时候,渐渐的发现,好像并不是如此的好!

  A教师:朱老师在引入课文到对后面课文自主学习的衔接和对文章道理的总结上的设计都是一气呵成,孩子们表面上看起来确实了解并掌握了文章和文本所要带给孩子、教给孩子的知识点,只是整片课文过于形式化,道理没有深入剖析,其实孩子们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说了解了此道理所带来的生活常识。

  B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上来看,确实是明白了此文章所带来的道理层面,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也沉浸到了主人公的故事情节当中,只是孩子们并不是很确定于此道理的正确性。因为在提问这个片段:

  生: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捕捞开放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所以这一个原因是……

  生:因为还没有到时间,父亲面临一个大的问题,还没有到时间,他就不能钓这条大的鱼。

  师:是,就是因为时间没有到,与捕捞开放相对的是禁渔期。老师这里收集到中国的部分禁渔期。第一段,你来读。

  生:5月1日至翌年1月31日为青鱼(鲱)禁渔期。

  师:哎,半年多的时间啊!第二段。

  生:6月20日至8月20日为毛蚶禁渔期。

  师:整整两个月。第三段,你来读。

  生:4月15日至5月31日为淡水湖区与水库禁渔期。

  师:最短也是一个多月。禁渔期这么长,这深更半夜,最后短短两个小时,就有那么重要吗?和你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生讨论)

  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不重要。说明对于这一次理由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还不是非常明晰化,还是存在着分歧的。

  ……

  慢慢地,大家的视线渐渐的集中到了一处,为什么会导致学生流于形式的原因--因为没有抨击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没有引起孩子的共鸣,没有让孩子的基点得到激发。

  为什么明明懂的道理而不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呢?什么才能正确的运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完全抛开了课文,而是在思考此类含金量和占比重及其大的文章如何才能起到他真正的作用。怎么办?我们在不断思考和讨论中,渐渐的明细了问题。要激发孩子,要让思维产生碰撞,要让孩子有切身的体会并运用进课文当中,生活当中去。

  再次上课:

  基于初次上课的流程已经比较流通和顺畅,而且能比较完整的展现文章,所以并不做过多的修改,只是在此基础上删减了无畏的找句子,找重点的时间,直接把文章大框架拖到两次碰撞上。

  片段一: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师:知道我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就是很舍不得这条大鱼。

  师:很舍不得。来,你再读一遍,读出这种舍不得(生读)

  师:好,是的,听出了依依不舍,还有没有?

  生:我勾的第九自然段的“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我清楚的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依依不舍,是吧?能说说从哪些词语读出了依依不舍吗?

  生:从“但是,从不……不容争辩中” 看出了。

  师:看出了无奈,是吧?还有没有?

  生:我觉得是“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你觉得这句话告诉你什么样的心情?

  生:作者想让爸爸把这条鲈鱼给留下来。

  师:想让爸爸把这条鲈鱼给留下来,哪个词语?

  生:乞求。

  师:乞求,再读一遍。

  生: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好,还有哪些同学找到不同的句子,可以读出依依不舍之情的?

  生:我觉得是第五自然段的“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

  师:是的,他关注了这个急切,他读得很急切,谁再读这句?(抽生读)

  师:是,真是难以置信啊!还有,你再读。

  生:“爸爸,为什么?” 我急切的问道。

  师:急,文中之人之所急,入情入境,这是读书的境界。全班同学一起再读这句

  生齐:“爸爸,为什么?” 我急切的问道。

  师:这就是我的依依不舍

  生齐:“爸爸,为什么?” 我急切的问道。

  师:再读。

  生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师:神态里边同样可以读到依依不舍,再读。

  生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一句句,一声声都是难舍之情。我为什么这样依依不舍?我的依依不舍有理由吗?从哪里找到了我的依依不舍是有理由的?你说。

  以此为切入点,让孩子为父亲或者为孩子做辩护人。说出留亦或不留的原因,在这个碰撞点上懂得道德的力量大于一切私心,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道德标准是做人的重要指标。

  片段2:

  师:最短也是一个多月。禁渔期这么长,这深更半夜,最后短短两个小时,就有那么重要吗?和你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我请一下这边这个男同学,你来说。

  生:我的意见是这两个小时其实是很重要的。虽说两个小时很短的时间,但是这两个小时之内,如果你把这条钓到的大鲈鱼带回家,并且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你就违背你的良心,你就不讲诚实,不讲信用了。所以这两个小时关系到作者和作者父亲的诚实和信用。

  师:好,讲的太好了。这两个小时他认为代表的就是诚实、信用、道德。

  生:我觉得是两小时虽然看上去很短,但它代表的是一个道德问题。如果父亲和作者把鱼带回去,就没有诚信了。

  师:都认为重要,是吧?你说。

  生:我认为不重要,因为毕竟在最后两个小时对于长时间的禁渔期来说已经微不足道了。而且在禁渔期是让鱼类有很好的繁殖机会,最后两个小时根本影响不了什么。

  这是第二次碰撞,最后这名孩子我很佩服他的知识面和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也真是因为他的言论使得有些孩子的内心开始动摇,产生了我们一开始所面临的问题:只知道道理,不知道道理所带来的是什么。于是顺势引导,让孩子仔细考虑这2个小时对于禁渔期来说却是无足轻重,但是对于自己为人的标准来说,哪怕只有一分钟,也不应该要这条鱼。从而让孩子明白是否能够在心中有一把道德标尺是多么的重要。

  反思总结:

  通过这次案例研究,我们对于文本所带来的内涵层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虽然次认识并不是很权威,很完美。但是却实实在在的让我们知道了,编者所要带给我们的这本教材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摆事实,讲道理。他所带给我们的是让我们给孩子众多的认识生活,感悟世界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是让我们带孩子去生活中找,而是让我们把书装进孩子的生活中,让他们无时无刻的能知道:哦,原来语文书里讲的是这个啊。我记住了!( 金华市 江滨小学 朱昶昶)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朱昶昶:校教研课《钓鱼的启示》案例分析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

与“朱昶昶:校教研课《钓鱼的启示》案例分析”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一本和二本是什么意思?

一本和二本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0

好一点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