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一点 > 教育资讯 >高考政策 >正文

谁有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啊

更新:2023年01月16日 10:05 好一点

好一点小编带来了谁有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谁有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啊

谁有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啊

你可以参考环保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但指南内容很复杂。以我个人经验,危废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主要污染源(产品、原料等)及厂区周边情况(水体、居民区等敏感单位距离);2、主要防范措施(围堰、事故退水池等);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事故报告;5、应急响应;6、应急保障(物资、资金、人员等)。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求:危险废物转移污染防治措施及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危废转移申请五联单用的)

不知您所说的危险废物是何种物质,发一个《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供参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一般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参照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单位)。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 2003第2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3.名词解释
3.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3.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3.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3.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7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3.8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4.编制要求
(1)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
(2)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
(3)危险化学品单位根据本导则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
5.编制内容
5.1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运输车辆情况及主要的运输产品、运量、运地、行车路线等内容。
5.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5.2.1危险目标的确定
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
⑴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装置、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
⑵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
⑷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⑸其他。
5.2.2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
5.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5.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5.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5.4.2组成人员
⑴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⑵现场指挥人。
5.4.3主要职责
⑴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⑵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⑶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⑷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⑸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⑹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⑺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⑻接受*的指令和调动;
⑼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⑽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5.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⑵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⑶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员报警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的方式、方法。
5.6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⑴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⑵根据安全运输卡提供的应急措施及与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联系后获得的信息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5.7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⑵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⑶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⑷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5.8危险区的隔离
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
⑴危险区的设定;
⑵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
⑶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⑷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5.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和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⑵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⑶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⑷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⑸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⑹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5.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依据事故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及执行人员;
⑵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
⑶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
⑷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⑸患者治疗方案;
⑹入院前和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
⑺信息、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5.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5.11.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5.11.2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5.12应急救援保障
5.12.1内部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确定应急队伍,包括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
⑵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
⑶应急通信系统;
⑷应急电源、照明;
⑸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
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
⑺保障制度目录
①责任制;
②值班制度;
③培训制度;
④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检查运输车辆实际运行制度(包括行驶时间、路线,停车地点等内容);
⑤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包括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检查、维护);
⑥安全运输卡制度(安全运输卡包括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危害性、应急措施、注意事项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应急联系*等内容。每种危险化学品一张卡片;每次运输前,运输单位向驾驶员、押运员告之安全运输卡上有关内容,并将安全卡交驾驶员、押运员各一份);
⑦演练制度。
5.12.2外部救援
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单位互助的方式;
⑵请求*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⑶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⑷专家信息。
5.1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
5.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5.14.1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5.14.2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5.15应急培训计划
依据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素质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⑵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⑶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5.16演练计划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演练准备;
⑵演练范围与频次;
⑶演练组织。
5.17附件
⑴组织机构名单;
⑵值班联系*;
⑶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
⑷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
⑸外部救援单位联系*;
⑹*有关部门联系*;
⑺本单位平面布置图;
⑻消防设施配置图;
⑼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⑽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⑾保障制度。
6.编制步骤
6.1编制准备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制定编制计划;
(3)收集资料;
(4)初始评估;
(5)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
(6)能力与资源评估。
6.2编写预案
6.3审定、实施
6.4适时修订预案
7.预案编制的格式及要求
7.1格式
7.1.1封面
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
7.1.2目录
7.1.3引言、概况
7.1.4术语、符号和代号
7.1.5预案内容
7.1.6附录
7.1.7附加说明
7.2基本要求
(1)使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2)正文采用仿宋4号字;
(3)打印文本。

谨供参考

有没有企业版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征求意见稿)
1 目的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关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规定,指导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意外事故,特制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 适用范围
2.1 《指南》规定了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要求、基本框架、保证措施、编制步骤、文本格式等。适用于从事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
2.2 产生、收集、运输危险废物的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可参考本《指南》。
3 原则要求
3.1 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2 体现应急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到人的原则。
3.3 注意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部门或其他外部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相兼容。
3.4 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以本《指南》为基础,可适当增减相关内容。充分考虑内部及外界(如自然灾害或临近单位的危险源)的事故诱因;正常工作时段及节假日和夜间等时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或紧急状态对单位内外人员和环境的威胁以及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等。
4 基本框架(见附录A)
4.1 应急预案简介
4.1.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应当着眼于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1.2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一般应针对各个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场所分别制定应急预案;并细化到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和人员。
4.1.3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及应当进行修订的情形。
4.2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4.2.1 单位基本情况
4.2.2 危险废物及其经营设施基本情况
4.2.3 周边环境状况
4.3 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危险废物溢出、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4.4 应急组织机构
4.4.1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明确事故报警、响应、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要建立应急协调人制度。应急协调人必须常驻单位/厂区内或能够迅速到达单位/厂区应对紧急状态,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应急预案。
4.4.2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能力。
4.5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明确发现事故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明确哪些状态下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哪些状态下应当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4.5.1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4.5.2 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4.5.3 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4.6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明确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4.6.1 响应分级
明确事故的响应级别。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分成完全紧急状态、有限的紧急状态和潜在的紧急状态等三级。
4.6.2 警戒与治安
4.6.3 应急监测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泄漏、压力集聚情况,气体发生的情况,阀门、管道或其他装置的破裂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
4.6.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的措施;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等。
4.6.5 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4.7 应急响应程序-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确保所有应急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并且恢复原有功能后方可恢复生产等安全措施。
4.8 人员安全救护
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撤离方案应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当建议撤离。
4.9 应急装备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包括种类、名称、数量、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4.10 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
4.11 事故报告
规定向*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内容等。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以*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生事故后5-15 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
4.12 事故的新闻发布
4.13 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4.14 附件
5 应急预案保证措施
应急预案是在紧急状态期间的行动方案。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紧急状态期间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包括:
1.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对应急工作组进行培训和演练。一般应当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应急响应一般程序是:(1)评估紧急状态;(2)隔离并防止人员进入受影响的现场,撤离有关人员或进入避难场所;(3)必要时,提供紧急医疗救助;(4)通知响应机构和设施响应人员;(5)如果可行,控制事故(如控制泄漏等),但要注意安全,工作人员要受过训练并使用合适的装备;(6)为公共机构响应人员提供支持;(7)清理和处理现场,结束;(8)后续事项:报告,评估。
2.建立应急队伍。大中型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专业的应急队伍(如火灾小组、爆炸小组等);小型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的应急队伍。
3.安排应急专项资金,用于隐患排查整改、危险源监控、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设备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4.与周围社区和临近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促进相互配合。
5.将应急预案依法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6.在事故应急期间,按照地方*的统一要求,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衔接和配合。
6 编制步骤
6.1 准备工作
6.1.1 成立应急预案制定小组
小组应当由熟悉单位自身情况的人员和各方面(如安全、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人员参加或利用专家系统。
6.1.2 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详细周密计划,确保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6.1.3 收集资料和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单位安全与环保记录、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情况;(3)国内外同类单位环境污染事故资料;(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5)*相关部门,以及外部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等。
6.1.4 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2)环境污染事故后果;(3)环境污染事故的有效预防措施;(4)环境污染事故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5)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区域;(6)应急组织机构的模式、职责、权力和义务、相关工作程序;(7)报警方式、方法;(8)有效通讯方式;(9)自身能力和具备的资源;(10)可用的外部援助资源及联系方式;等。
6.2 起草应急预案
组织编写应急预案。要特别考虑分析评估时针对应急工作各方面不足提出的改进建议。
6.3 审定、发布实施并备案
邀请有关机构和专家对应急预案草案的合理性,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应急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新的危害等进行科学评价和审核。经审核后,报单位主管领导审定后发布实施,并依法报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4 修订应急预案
7 文本格式要求
应急预案文本应:(1)便于查询。合理组织各章节,便于每个不同的使用者能够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2)便于兼容。应急预案的内容尽量采用一致的逻辑结构和规范的格式,以便各级应急预案能更好地协调和对应。
7.1 文本格式
7.1.1 封面
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修订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
7.1.2 目录
7.1.3 引言、概况
7.1.4 术语、符号和代号
7.1.5 预案内容
7.1.6 附录
7.1.7 附加说明
7.2 文本要求
7.2.1 使用A4 白色胶版纸。
7.2.2 正文采用仿宋4 号字,1.25 倍行间距,两端对齐。
附录A 应急预案基本框架说明
附录A 根据《指南》第4 部分“基本框架”,对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做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本应急预案基本框架不要求照搬。应急预案也可采用以“应急环节”为单位的模块化编排方式,即将与某一环节相关的内容都编排到一个模块。如将“应急监测”作为一个模块,在该模块中规定所有涉及应急监测的内容,包括指挥管理、执行程序、执行者、联系方法、监测设备、监测方案、技术资料、相关图表等。
1 应急预案简介
1.3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
明确应急预案在单位内的发放范围。如规定在每个经营场所至少存放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副本,在每个相关设施或设备点至少存放一份简洁明确的应急响应程序图或行动表。对外发放的,应列出获得应急预案副本的外单位(如上级主管部门、地方*主管部门和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必要时,应急预案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应当分发给可能受其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如学校、医院等。
明确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应当及时进行修订:适用法律法规变化;应急预案在紧急状态下暴露不足和缺陷,甚至完全失效;危险废物经营设施的设计、建设、操作、维护改变;可能导致爆炸、火灾或泄漏风险提高的其他条件改变;应急协调人改变;应急装备改变;应急技术和能力的变化;各个生产班组、生产岗位发生变化;等。
2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本节的作用是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事先熟悉和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的有关情况,以利于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
2.1 单位基本情况
如:(1)单位基本情况概述。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危险废物经营设施所在地)的地址/地理位置、经济性质、经营种类、从业人数、隶属关系、危险废物经营的种类和规模等内容。
(2)单位的空间格局。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的厂区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区等(可附图)。
(3)单位人员。包括本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场所人员的构成、数量和在生产区域的分布情况等。在介绍单位人员情况时,可以按照与危险废物接触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单位人员类别,以便于管理和应急沟通。
2.2 危险废物及其经营设施基本情况
如:(1)所经营主要危险废物情况。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性、主要危害等,可列表。
(2)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相关设施情况。说明各设施在厂区内的位置,各个生产环节的装置设备及其运行状态,生产工艺和能力等。
对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有必要说明其建设标准、配套装置、贮存能力及区域环境等情况。
(3)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及最终物质。
(4)危险区域。根据(1)、(2)、(3)的情况,说明单位危险区域的分布情况。
2.3 周边环境状况
说明本单位周边一定范围(如1 千米)内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植被土壤等情况;周围的敏感对象情况。
说明周围的主要危险源(即周边可能对本单位产生不利影响或危及本单位安全状态的危险源)情况。
敏感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
(1)需特殊保护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如沙尘暴源区、荒漠绿洲、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3)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区、医院等。
3 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明确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和标准。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危险废物溢出。如①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易燃液体或气体泄漏,可能造成火灾或气体爆炸;②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或气体泄漏;③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
(2)火灾。如①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②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发的爆炸;③火灾蔓延至厂区外;④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3)爆炸。如①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因产生爆炸碎片或冲击波导致安全风险;②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引燃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③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导致有毒材料泄漏;④已经发生爆炸。
分析事故危害程度应当考虑:
(1)危险废物的理化特性(如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反应性、毒性或感染性等),其危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的机理,以及在环境中累积、迁移和扩散等特性。
(2)敏感区域。判别事故影响的敏感区域应当考虑风向和风速、水流方向和速度、污染物可达的影响距离、在影响范围内的影响时限、敏感对象的响应时间等多个要素。例如,大气风向在10 到30分钟内发生较大变化的概率较低,若污染物持续释放的时间超过30分钟,则影响范围可能因风向变化而明显大于单风向条件下的影响范围。
4 应急组织机构
4.1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以事故应急响应为主线,明确事故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及其职责;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应急日常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要体现应急联动机制要求。如建立:
(1)应急领导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制订和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等;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做出决策。
(2)应急保障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应急准备工作,如应急所需物资、设施、装备、器材的准备及其维护等;在事故发生时,负责提供物资、动力、能源、交通运输等事故应急的保障工作。
(3)信息管理和联络机构。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对内对外信息报送和传达等任务。
(4)应急响应机构。主要是在发生事故时,负责警戒治安、应急监测、事故处置、人员安全救护等工作。
各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A、B 角制度,即明确第一负责人及其各配角,规定有关负责人缺位时的各配角的补位顺序。重要的应急岗位(如消防岗位)应当有后备人员。
应急预案应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活动的负责人员的姓名、所处部门、职务和联系*,并定期更新。各级联系列表均应当将首要联系人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人。
4.2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明确发生事故时应请求支援的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名单及其可保障的支持方式和支持能力,装备水平、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抵达时限等,并定期更新。联系列表应当将第一联系单位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对象。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公安、消防、环保、医疗卫生等主管部门,专业应急组织及其他应急咨询或支持机构等。
5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发现紧急状态时)
5.1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规定单位内部发现紧急状态时,应当采取的措施及有关报警、求援、报告等程序、方式、时限要求、内容等。
5.2 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
明确哪些状态下(如泄漏、火灾或爆炸可能威胁单位/厂区外的环境或人体健康时)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应急预案的要求,一般需要向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主管部门报告。
5.3 向邻近单位及人员发出警报
明确哪些状态下(如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当自行或协助地方*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以及警报方式。
6 应急响应程序-事故控制(紧急状态控制阶段)
明确接到发生事故后,各应急机构应当采取的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响应分级,警戒治安、应急监测、现场处置等。
6.1 响应分级
明确应急预案的启动级别及条件。
事故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的分级是事件级别,不是响应分级。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可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①I 级:完全紧急状态;②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③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取决于所处理危险废物的类型,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故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
①I 级:完全紧急状态
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例如:危险废物大量溢出并向下游河流快速扩散。
②II 级:有限的紧急状态
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液态污染物在某个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范围内以面状方式扩散;储罐、管线起火,有较多的危险废物泄漏,但可以安全隔离。
③III 级:潜在的紧急状态
某个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某个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某一生产装置发生固态污染物泄漏;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废物小型泄漏。
6.2 警戒与治安
明确事故应急状态下的现场警戒与治安秩序维护的方案,包括单位内部警戒和治安的人员以及同当地公安机关的协作关系。事故应急状态下,必要时应当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无关人员进入应急指挥中心或应急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6.3 应急监测
明确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泄漏、压力集聚情况,气体发生的情况,阀门、管道或其他装置的破裂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等。有关信息必须提供给应急人员,以确定选择合适的应急装备和个人防护设施。
环境监测方案可包括事故现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监测方案等。监测方案应明确监测范围,采样布点方式,监测标准、方法、频次及程序,采用的仪器和药剂等。
6.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明确各事故类型的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包括现场危险区、隔离区、安全区的设定方法和每个区域的人员管理规定;切断污染源和处置污染物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及操作程序;控制污染扩散和消除污染的紧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扩大或恶化(如确保不发生爆炸和泄漏,不重新发生或传播到单位/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的措施(如停止设施运行);污染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对措施,有关现场应急过程记录的规定等。
6.5 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明确应急活动终止的条件,应急人员撤离与交接程序,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责任人和程序要求等。
7 应急响应程序-后续事项(紧急状态控制后阶段)
明确事故得到控制后的工作内容。如应急协调人必须组织进行后期污染监测和治理,包括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清理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总结和责任认定;报告事故;将事故记录生产记录;补充和完善应急装备;在清理程序完成之前,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等安全措施;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等。
8 人员安全及救护
事故通常会对人员产生伤害。因此,建议单列一节,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伤员现场急救、安全转送、人员撤离以及危害区域内人员防护等方案。
9 应急装备
列明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附各装备的位置图)、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以利于在紧急状态下使用。规定应急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有效性。
应急设施、装备和器材包括:
①内部联络或警报系统(附使用指南)以及请求外部支援的设施。包括应急联络的*、对讲机、传真等通信设备,进行事故报警、紧急救护或疏散等指令传递的广播、扩音器、警笛等装置等。
对重点单位,一般要求配备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24 小时有效的通讯联络手段。
②消防系统。消防灭火器具、火灾控制装备、消防用水及其储池和相关设备,事故应急池(如储存消防产生的污水)、围堰等。
③切断、控制和消除污染物的设施、设备、药剂。如中和剂、灭火剂、解毒剂、吸收剂等,溢出控制装备等。
④预防发生次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设施和设备。
⑤信息采集和监测设备。包括应急监测的设施、设备、药剂,以及进行事故信息统计、后果模拟的软件工具、气象监测设备(如风向标)等。
⑥应急辅助性设施和设备。如应急照明、应急供电系统等。
⑦安全防护用具。包括保障一般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器材、服装,安全警戒用围栏、警示牌等。常见的应急人员防护设备有:防护服、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安全帽、防酸碱手套及长统靴等。
⑧应急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
应急设施装备器材的保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对其中任何一项信息的忽略都可能导致应急预案的失效。如没有风向标,则在发生大气污染事故时,可能由于风向辨别不清而造成应急措施失效;没有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可能造成人身健康和安全伤害;不了解各应急设施装备器材的存放位置将不能保证其及时投入使用。
10 应急预防和保障方案
明确事故预防和应急保障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①预防事故的方案。如重点区域的巡视检查方案。
②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及药剂的配备、保存、更新、养护等方案。
③应急培训和演习方案。包括对事故应急人员进行应急行动的培训和演习,对单位一般工作人员(特别是新员工)的事故报警、自我保护和疏散撤离等的培训和演习等。应明确演习的内容和形式,范围和频次,组织与监督。
应急培训与演习应当把典型污染事故的应急作为重点内容;重点演习应急响应程序;要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场景紧密相关。应急培训可采取课堂学习和工作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演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可联合有关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共同进行。一般应针对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预案演练。
11 事故报告
规定向*部门或其他外部门报告事故的时限、程序、方式和内容等。
《固体法》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必须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固体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发生事故后,向*环保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一般应当在发生事故后立即(如一小时内)以*或其他形式报告,在发生事故后5-15 日以书面方式报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及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
12 事故的新闻发布
明确本单位在事故新闻发布中的职责、负责处理公共信息的部门和人员,以确保提供准确信息,避免错误报道。
13 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
14 附件
附件是对文本部分的重要补充,为应急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性信息。可包括:
(1)组织机构名单
(2)值班联系通讯表
(3)组织应急响应有关人员联系通讯表
(4)危险废物相关方应急咨询服务通讯表
(5)外部应急/救援单位联系通讯表
(6)*有关部门联系通讯表
(7)本单位平面布置图(特别标注危险及敏感位置)及撤离路线
(8)危险废物相关生产环节流程图
(9)危险物质理化特性及处理措施简表
(10)应急设施配置图
(11)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12)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13)风险事故评估报告
(14)保障制度
(15)其他

应急预案范本

;     应急预案范文(通用9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急预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急预案 篇1
一、 组织领导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各股室中队长
二、 应急处置
      1、春运期间,发生严重交通堵塞、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道路上发生易燃易爆危化品等突发事件的处置,交通应急预案4篇。
      (1) 总指挥:大队当日值班领导
      (2) 组织协调:秩序股
      (3) 警力部署
      指 挥:xx副大队长
      县西片(包括xx国道):以巡警一队、测速一队、xx中队、xx中队、xx中队为主。
      指 挥:杜英杰纪检组长
      县东片(包括xx一级路):以巡警二队、xx中队、测速二队为主。
      指 挥:xx副大队长(机动警力)
      城 区:以城区中队及队机关业务科室(包括办公室、业务股、宣教股)为主。
      (4) 现场处置:
      a、组织民警上路;
      b、疏散群众,现场疏堵或警戒;
      c、事态严重的,立即上报上级领导;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d、控制嫌疑人及时移交派出所、刑侦或治安部门。发生放射性或危化品泄漏的,应配制必要防护用品,并及时报告消防、安检等专业管理部门。
      1、重特大或群死群伤恶*通事故的处置。
      (1)总指挥:xx
      (2)组织协调:事故股
      (3)警力部署:
      a、县西片(包括xx国道):以巡警一队、xx中队、xx中队、xx中队为主;
      b、县东片(包括xx一级路):以xx中队、巡警二队为主。
      c、 城区:以城区中队及队机关业务科室(包括办公室、业务股、宣教股)为主。
      (4) 现场处置:
      a、 抢救伤员,保护财产;
      b、保护现场,疏导交通,控制肇事人;
      c、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交通管制,必要时采取临时封路措施。
      d、 情况紧急、事态严重的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领导报告,并立即通告相关部门。
三、 要求:
      在春运期间做到:
      1、各股室中队及全体民警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投入紧急状态,要提前配备警用设备或防护设备,接到命令随时出警。
      2、全队要保持政令畅通。每位民警特别是股级以上负责人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值班领导、值班民警要坚守工作岗位,做好值班记录,一有警情要立即通知相关领导或相关股室中队负责人,做到严阵以待,警令畅通,接到命令,迅速出警。
      3、现场指挥为应急处置的最高责任人,除做好应急处置现场的指挥外,有权随时调动全队各个警力。各股室中队长及每位民警都要随时听从指挥,服从调动,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
应急预案 篇2
      为了防止和减少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和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救援、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制定本以下应急预案。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xxx,xxx
二、应急步骤:
      1、火灾爆炸一旦发生,抢救小组马上进行现场抢救,立即组织利用现有灭火器灭火,争取将火势控制在初期阶段。
      2、通讯组迅速启动,及时将火情发生部位、扩展情况向总指挥汇报,根据火势情况是否向上级单位汇报,由总指挥全权指挥并下达指令,并要求尽快增加人手,视火情大小同时向“119”报警求救。
      3、疏散引导组立即引导各类人员不要惊慌,向安全疏散地(口)疏散,并援之正确自救逃生常识,迅速撤离火场。
      4、抢救组在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救护人员对现场伤员进行抢救和必要的急救处置,并对现场贵重物品及重要文件进行抢救。
      5、值班人员应听从并协助消防工作人员的现场指挥。
      6、由运输组组长及时准备车辆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抢救。
      7、事故调查组及时查明起火的原因,根据不同的起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电起火,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组织灭火小组成员,用窒息灭火、抑制灭火等方法。如油库化学品起火,应采取隔离灭火的方法灭火。
      8、当消防队到来后,各部门积极配合消防队员控制火情,消除火灾。
      9、火灾消灭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找出原因,以防类似事件发生并由善后处理组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
      10、由总指挥带领各小组现场指挥。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副总指挥全权指挥,事故调查组开绐图文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 篇3
一、项目事故应急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针
      项目事故应急的目的预防和杜绝因工死亡、重伤事故以及触电事故的发生,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因事故对人员生命造成的威胁及财产损失,减少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伤亡和损失。
      项目事故应急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针是: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预防为主,积极救援,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制定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触电、漏电引发大意外事故、在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三、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工程结构及占地面积:
      项目工程由佛山市顺德区创新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佛山市顺德区顺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该地块用地面积为3769、78平方米,拟建总建筑面积为14482、28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九层,地下层数:一层。
      工程场地位于顺德区大良近良河东片A07-1号地块,交通便利,大型车辆和机械设备可以随时进场施工。拟建场地内地下无管线埋藏,建场上空无高压线通过。
四、事故应急准备:
      (一)、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1、有关事项的说明: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对项目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紧急处理。以发生事故的班组人员为主,其他班组的人员协助。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以及下属各工作组组长必须全天24小时打开*,保持通讯畅通。
      (二)、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事故应急处理时,领导小组组长就是现场的总指挥长,所有人员必须服从他的指挥。当项目现场发生各类事故时,应急小组开始启动。
      1、认真组织向全员宣传学习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项目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
      2、积极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落实消防安全以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
      3、由项目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项目安全应急工作,全员应服从指挥。
      4、依照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加强日常监督,进行日常管理,督促安全隐患整改。
      5、项目经理部必须保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
      6、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应急小组进行扑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7、疏散员工,抢救伤员,转移贵重财物;
      8、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扑救各类事故;
      9、划定警戒范围,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10、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11、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三)、应急小组成员分工
      1、组长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小组领导工作;
      2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扑救各类事故;
      3向公司领导、工程部、公司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各类事故情况;
      4参加公司、工程部、有关主管部门召集的抢险工作会;
      5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扑救各类事故;
      6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2、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扑救各类事故;
      2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调查各类事故原因。
      3、*保卫工作管理员职责
      1负责火灾爆炸事故和化学危险物品泄漏事故应急抢险工作;
      2组织应急队员疏散员工,抢救伤员,转移贵重财物和化学危险物品;
      3组织应急队员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4、质安员职责
      1负责触电等各类事故应急抢险工作;
      2事故原因调查完毕后,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做好复工前准备工作。
      5、电工班长职责
      1负责触电事故应急抢险工作;
      6、饮事班长职责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公司有关部门对厨房用电做好工作。
      7、资料员岗职责
      1负责项目应急小组与上级有关部门、公司领导、工程部、公司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
      2协调应急小组成员之间应急工作。
      8、各工种班组长职责
      参加项目各类事故抢险救灾工作。
      五、应急服务信息
      火警*:119 市急救中心*:120
      交通事故处理中心*:122 保险公司*:xxxxxx
      市职业病监督科*:
六、现场应急处理所需的条件
      1)、保证消防通道的通风和照明,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2)、合理配备灭火器和临时消防水源。
      3)、向项目全体员工传达本应急计划。
      4)、项目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组织项目人员进行1次应急演习,并组织职工群众参观,应急演练后,应对效果进行评价,及时修订安全应急计划。
      5)、各种应急器材
      A、消防应急器材
      1、干粉灭火器皿 2、二氧化碳灭火器 3、机械泡沫灭火器 4、消防水带
      B、防触电应急器材
      1、绝缘棒 2、绝缘鞋 3、绝缘手套
      C、急救药物及器材
      1、防中毒药物 2、防外伤药物 3、担架 4、消毒药物及喷洒工具
      6)其它应急设备和设施
      由于在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安全情况,甚至发生事故,由于光线和照明情况不好,在应急处理时就需配备有应急照明,项目部必须配备足够的应急照明,如可充电工作灯、电筒等设备。在应急处理时需要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警戒带、安全警告指令或提示标志牌也必须配备。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谁有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啊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三本和民办二本有什么区别

三本和民办二本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0

好一点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