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点小编带来了建川博物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全称为成都市建川博物馆聚落,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
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目前已对外开放的陈列馆有抗战文物陈列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及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和中国抗日壮士群塑广场;红色年代系列瓷器陈列馆、生活用品陈列馆、章钟印陈列馆、镜面陈列馆、知青生活馆、邓公祠;民俗系列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老公馆家具陈列馆、中医文物陈列馆;地震系列震撼日记5.12-6.12馆、地震美术作品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以及国防兵器馆、航空三线博物馆等。
博物馆聚落获得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四川民营文化企业综合十强、四川省“十一五”期间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和建设成都杰出事件等荣誉称号。
建川博物馆聚落25个博物馆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担纲设计,创造国家级建筑、雕塑精品。
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329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201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建川博物馆共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121件。这样的博物馆数量和藏量在国内绝无仅有。建川博物馆藏品总数已超过800万件,其中抗战文物200余万件;但据樊建川本人介绍,这200万件的数量仅仅是已整理造册登记的藏品,实际藏品的数量保守估计应在千万件以上。
建川博物馆聚落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由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和与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进行的整体规划。聚落总占地面积为500亩,共分为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5个分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一共有25个分馆,馆馆不同并各具特色。有大气震撼的中流砥柱馆,有展翅欲飞的飞虎奇兵馆,还有粗犷自然的川军抗战馆,不一而足。聚落与安仁古镇和刘氏庄园相邻,聚落内生态自然,植物繁多,与周边景色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聚落内建筑形式虽各异,但是建筑主题相关、衔接紧密;游览路线生态流畅、过渡自然;场地铺装简洁大方、和谐统一;植物配置淡雅清丽,融合共生。
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位于博物馆聚落入口的中国壮士群雕广场,现有中国壮士雕塑219人,他们是1931年—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的群体形象。所有壮士造像阵式都放置在一个“V字”型下沉式凹槽的空间环境中。该“V”字型下沉式凹槽总长81.5米宽,宽45米,象征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时刻。
抗战老兵手印广场
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呈V字形,寓意胜利。每座手印墙宽约1.2米,高约2.6米,采用腐蚀钢化玻璃将老兵手印表现出来。至2016年9月,博物馆已经收集到5700多位抗战老兵的手印。这些老兵都已届古稀之年,当年正是他们的双手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正是这些手当年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这些功勋卓著的手怎样在历史上长留下来,以表彰卫国勇士、警示后代。
中流砥柱馆
中流砥柱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展厅面积为2435平方米,是一个桔红色的方形馆,位于主道路最前方,是游客参观的第一站。它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帐场景复原或实景景观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生动展示出中国*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正面战场馆
正面战场馆位于中流砥柱馆博物馆旁,取意国共合作抗击日军之意,建筑面积1299平方米,是一座素白色的方形建筑。简要介绍1931年至1937年**从避战到抗战这段历史,重点介绍*部分爱国将领的局部抗战。主要以*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二十二个重大战役为主要展示内容,真实地重现中日军队对决场景。展现了当时空中战场的艰难残酷,和我空军敢于以小搏大、以弱战强的无畏精神。
川军抗战馆
川军抗战馆建筑展厅面积2087平方米,分为“300,000川军出川抗战”、“3,000,000壮丁奔赴前线”两大部分,突出表现3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历史史实。
该馆主题是,尽管当时的四川是居于抗战后方,但仍然提供如此巨大的人力资源前往前线浴血奋战,为八年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
该馆不仅在外观设计上具有显著的川西建筑风格,在展示手段上也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设计,通过采用复原场景、沙盘模型、雕塑、绘画、浮雕、多媒体放映等多种艺术手段,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启迪。
飞虎奇兵馆
飞虎奇兵馆是为了纪念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援助,特别是美国空军援华而建。飞虎奇兵馆展示面积1382平方米,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单元“援华概述”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整体情况。第二单元“飞虎神兵”展示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这部分是本馆重点,展示内容共分为:飞虎队和陈纳德的简介、飞虎队的战斗、飞虎队的生活三个小部分。第三单元“友谊长存”通过展示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二战老兵举行的活动,纪念中美友好历史,见证中美友谊。
日本侵华罪行馆
日本侵华罪行馆以近万件日军侵华物证,图片400余幅,十件(套)国家一级文物佐证了自1931至1945年间日军侵华罪行史。让日本侵略者“自证其罪”的物证说话是该展览的特色及亮点。永久展馆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设计并已竣工,建筑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
不屈战俘馆
不屈战俘馆建筑面积717平方米,由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程泰宁先生*设计,樊建川馆长亲自担当陈列设计。不屈战俘馆外形借鉴自然山石经过扭曲、褶皱、断裂而生成的形态构造而成。不屈战俘馆的陈列,以大量的珍贵的老照片和文物,反映在抗战中被日军俘虏的我方将士情况。他们都曾是中华民族抗敌的战士,但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没有受到正视,长期被历史埋没。他们的艰苦战斗、英勇牺牲和苦难遭遇,是60年前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所付出的重大代价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永远正视的历史。
红军长征在四川纪念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成功的伟大转折点,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馆特举办“红军长征在四川”展览。红军长征途经四川60℅以上的县,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和战役。红军长征在四川走过的路程最长,停留的时间最久。经历十分曲折,故事精采传奇。红军长征在四川还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
援华义士广场
1931年,倭寇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兴起。此时,各国义士纷纷远渡重洋,来华助战,与我军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谱写了一曲匡扶正义的国际乐章。 念兹念斯,特遴选出以史迪威、肖特、库里申科、白求恩、拉贝、魏特琳、尹奉吉等40位“援华义士”作为代表,并邀请18位川籍知名雕塑家,齐聚一堂联手创作,铸铜造像,威武结阵。
俞大维纪念雕像
2015年9月2日,俞大维先生雕像在成都建川博物馆落成。俞大维先生抗战时期的戎装雕像在博物馆园区内落成,部分骨灰在雕像下方入土安放,生前阅读过的书籍等遗物在馆内陈列展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亲属选择以纪念抗战为重要主题的建川博物馆安放骨灰并树立雕像,以此缅怀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南下解放纪念碑
南下解放纪念碑由四川省山西商会建立,总高7.5米的“南下解放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后期那个特定的历史及山西南下四川广大军政人员的丰功伟绩。碑身以三个铸铜雕塑人物为主,高低错落,与基座融为一体,生动壮观。展现了解放战争后期,为革命事业远离家乡南下到四川的特定历史群体。其中,主要人物是一名庄重、威武,具有山西人特征的革命军人形象,他高高站立,目光坚毅,挥手向前,象征指挥员率领千万英勇战士奋勇前进。前方是一名高举钢枪、英武豪迈的革命战士。另一边是一名昂首前行的南下女干部。三个人物象征着解放大西南中千千万万的革命军政人员,展现了他们不畏牺牲、艰苦斗争的精神,以及坚定热烈的革命情操。
知青生活馆
知青生活馆的建筑设计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主席纪念堂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筑主持设计师马国馨。该馆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知青生活馆展出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知青历史、知青岁月、知青磨难、知青人物。人生最宝贵一段岁月是青春,青春充满了活力,知青们的青春是在广阔天地度过的。这个馆的主色调是绿色,以此表现当年知青的青春生活。
中航工业航空三线博物馆
中航工业航空三线博物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规划建设公司建筑总师傅绍辉担当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整个展览全景式地介绍在三线建设时期航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展览分为:航空缘、航空情、航空志、航空魂四个部分组成。
邓公祠
邓公祠陈列于修复的周氏祖居内。周氏祖居由黄埔军校毕业的抗战老兵周宇宽先生捐赠,2008年由温江整体搬迁到建川博物馆。博物馆精选了100条*同志各个时期的经典言论,这些言论按革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等分类,主要为改革开放前后关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外交关系等睿智而风趣的言语,配以小平同志的生活情趣的照片,展现了伟人不同以往的风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小平同志的一生。
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
展厅面积8500余平方米,其建筑设计师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李兴钢,曾担任 2008北京奥运会鸟巢的中方设计师。本馆的陈列由馆长樊建川亲自设计。《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分为震憾5·12—6·12日记馆、地震科普知识馆、抗震救灾美术作品馆三个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馆长樊建川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在震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筹建了地震博物馆。一是起警示作用。四川从1933年至2008年,在这75年的时间里发生了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座记录大地震的博物馆。二是起弘扬作用。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精神、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争中的献身精神、社会各界在这场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大爱精神等需要弘扬。三是抗震救灾的实物和文物需要保存和收藏。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
纪念馆以全面展现抗震救灾历程为主线,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分为序篇和“坚强领导,心系人民”、 “争分夺秒,全力营救”、“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八方支援,共克时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伟大精神,不竭动力”六大部分。
胡慧珊纪念馆
知名建筑师刘家琨为一名在“5□12”地震中丧生的小女孩胡慧珊盖了一座纪念馆。
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聚落的一片小树林中,有一栋毫不起眼的水泥小房子。红砖铺地,灰砂抹墙,体量、形态就像灾区最常见的一个救灾帐篷。通过一个圆形的天窗,阳光洒入房顶下这片粉红色的空间——粉红色是这个叫做胡慧珊的都江堰聚源中学普通女生生前最喜欢的颜色。
老公馆家具陈列馆
老公馆中陈列的一套从金牛宾馆*来的老家具——老公馆家具最为精美。该套家具原为四川军阀所有,*参加成都会议时使用,后为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布什、西哈努克、胡志明等许多的外国首脑到成都时使用,不仅有精美的艺术价值,也有着不凡的历史价值。先是*的“诸侯”使用,后来变成新中国的领袖使用,是百年中国巨变的见证文物。
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
陈列馆讲述了古代女性从缠足到放脚的历史过程,展示了封建社会扭曲的审美。眼前精美莲鞋见证了长达1000年的女性辛酸血泪史。该馆展示的锈花鞋,做工之考究,图案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三寸金莲馆也收录并展示了反缠足的艰辛历史。三寸金莲馆堪称一部古代女性的百科全书。
国防兵器馆
兵器馆从展示兵器的发展历史和开展国防知识普及两个方面完善国防教育功能。国防兵器馆分为冷兵器、火器和现代兵器三大部分,主要陈列二战时期及建国后的中国边境冲突中使用的武器装备。包括各种型号、各种门类、各种口径的枪和炮,其中有红军使用过的老式*、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经典装备捷克式*、解放战争中*大量缴获和使用的汤姆逊*、在上甘岭横扫美军的德普转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大显神威的40反坦克火箭筒、中印边界冲突中使用的五六式班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威震敌胆的82毫米无后坐力炮、加农炮、62式轻型*。
请问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马国馨工作室室内设计待遇如何? 跟研究院差别大么?
马国馨(1942.2.28~),男,我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
就冲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名号,不给钱去也值了。可以出徒了在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院是个屁啊,最主要你看你喜欢什么职业,喜欢什么风格的建筑,找到目标志同道和才能长久,就是研究院给你高薪你自己不喜欢也是一种摧残。不喜欢的职业迟早坚持不下去的!
个人见解希望采纳。
另外研究院在建筑类是个宝,在别的行业人家认为不好的单位也有可能,最主要你自己选自己喜欢的行业最重要
清华大学建筑系就业前景
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其中有约70%的本科生通过“4+2”本硕统筹培养模式和外校推研获得推荐免试直读硕士和博士的机会继续升学;有接近20%的本科毕业生前往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代尔夫特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等;有个别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单位主要为国内大型设计企业和机构。
本系知名校友
周干峙(1948),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副部长
傅熹年(1950),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张锦秋(1954),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
何玉如(195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瑞珠(1957),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
马国馨(1959),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叶如棠(1959),原建设部部长,原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宋春华(1959),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建设部总规划师,原建设部副部长
吴硕贤(1965),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南理工大学(微博)建筑学院副院长
张桦(1980),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庄惟敏(1980),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微博)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朱小地(1983),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院长
马清运(1983),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建筑艺术的五个星座分别是由谁设计?
1982年建成的北京香山饭店,由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80年代中期建成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由柴斐义设计;1990年建成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由中国李宗泽和日本黑川纪章共同设计;是1990年建成并在“亚运会”中得到充分利用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由马国馨设计。
日本设计的特点
日本建筑的特点
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一时的建筑热潮。国外建筑师尤其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出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之语)。马国馨在本书中讨论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斯特林,意大利的皮阿诺、罗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次浪潮,如铃木博之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同时代性”,即不仅是追求一种异国情调而是和别的国家“现时”同一水准的内容,是日本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平起平坐”。马国馨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尚没有完全达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浪潮将深刻影响到日本建筑界。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他们既有彼此在一定时期内共存的一面,也有产生激烈冲突的一面,由此将引起日本建筑系统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与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在西方建筑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情况下,日本建筑界作出了有力的回应,日本建筑文化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下健三、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家。而中国,虽经过长期的奋斗,但似乎还未能在国际建坛上起主要作用。整个20世纪,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国建筑师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大师(这里的“保守”指一种文化态度,没有贬义)。而力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则因为没能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而不为国际建坛所关注。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却只能落得“勇敢的牺牲”的结局。面对中国建筑的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资料:书名:日本建筑论稿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术丛书)
城市规划的院士都有哪些人
姓 性 工作单位 职称 职务
名 别
马国馨 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院院士 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叶嘉安 男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系主任
江亿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工程院院士、教授 /
齐康 男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所长
何镜堂 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院院士 /
吴良镛 男 清华大学 两院院士 /
张锦秋 女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总建筑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工程院院士、教授 /
陆大道 男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 科学院士 研究员
周干峙 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两院院士 /
郑时龄 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 科学院院士、教授 /
黄卫 男 北京市人民* 工程院院士 副市长
彭一刚 男 天津大学 科学院院士、教授 /
观看国家大剧院下基层表演观后感
有关什么的?是演出还是?以下是国家大剧院随想
最近,做有关剧场的课题,激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大剧院的感想。
从上大学伊始,国家大剧院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不仅因为工程浩大,耗资数十亿,而且所处区位显要,位于人民大会堂西、长安街南这样一个北京城乃至中国的心脏地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初识国家大剧院,源于《建筑学报》上的方案介绍。在进行了数轮国际招标后,最终在三个入围方案中选定法国建筑师安德鲁先生的设计方案作为实施方案。此后十年,被世人称之为“水煮蛋”的国家大剧院一直是建筑学界争论的焦点。而我在这十年中也听到和看到过许多有关国家大剧院的不同评价。从清华大学彭培根教授在《建筑学报》发表措辞严厉的反对声,到亲耳聆听齐康先生和马国馨先生两位院士的评价,再到自己和导师及同学、同事的交流,以及自己参观后的切身感受,在学习和交流中在逐渐认识国家大剧院。
凭心而论,国家大剧院是一个富有创意设计。安德鲁先生没有拘泥于已有建筑形式的影响,反其道而行之,用一种全新的手法建构,将剧院的四个剧场都笼罩在一座椭球状的壳里,用圆的元素在规整的方网格状的北京老城中求索对立中的统一,手笔之大,叹为观止。试问中国建筑师,恐难找出敢这样在太岁头上动土之人。自己在参观后,也对安德鲁先生有着由衷的敬意。这不仅包含对他的创造能力的折服,还有对他工作严谨的态度的钦佩,年届七旬的老先生几乎每月都会只身一人从巴黎来到北京,亲身参与大剧院的设计和施工。行走于美轮美奂的空间中,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建筑。
虽如此,自己却始终觉得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大剧院的选址。不同于当年的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国家大剧院似乎远没有它们具有政治上的影响力,更多的则象是综合国力的展现,与上述建筑比邻而居,是否有必要性。在场地周边,聚揽的都是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如何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身就是一大难点。
其次,关于尺度。站在周边看大剧院显得气势有些不足,而且人也失去了尺度感。212米面宽,122米进深的巨大体量,站在建筑下却难以感受到。尤其是主入口空间,远没有想象中的宏大。有人曾经说,大剧院追求的是在人民大会堂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但这么大体量的东西以这样方式表现谦虚,其经济性姑且不论,有如纸包不住火的道理,想藏也藏不住啊!我以为,是因为硕大的建筑构件使建筑粗狂有余,没有细节,而失去了尺度。
再者,关于建筑形象——罩子的合理性。将这么多功能整合在一个大罩子里,建筑形象固然完整,与天安门地区现有建筑有一定的对话,但空间浪费等经济性问题。而且,围护结构选用钛板,在晴空下对周边产生了光污染。
追求新奇的创意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围绕建筑产生的争执却值得我们反思。相比国家体育场(“鸟巢”)、CCTV大厦,国家大剧院似乎招徕了更多的非议。这或许与其所处区域有关,或许与建筑本身有关。随着九月二十五日的首演,国家大剧院已开门纳客。赞叹也好,质疑也罢,都只能作为一己之言,成为历史的瞬间。而建筑,正如一位大剧院业主代表所讲的那样,让时间去做评判吧!
为什么西方的建筑文化比东方更久远
日本和中国的古建筑同出一宗连基本的结构形式都差不多但是日本现代建筑文化程度要稍微领先一些吧他们出了几代的建筑大师 把东方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有机的结合 创造了适合本地发展的现代建筑 脱离了完全西化的建筑设计的束缚 这是比较先进的地方吧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特别是木结构建筑无论是建筑造型或技术都是登峰造极 但是现代建筑的发展就不尽如人意了 一个是因为木不适合作为现代建筑的材料 也就是说我们最擅长的建造方式被推翻了 需要重新摸索 还有 我个人觉得就是没有“融会贯通”还是在搬别人的东西 这可能与中国本土的*管理模式也有关吧 批量生产的东西适合 2 战后的重建工作 现在是战争刚结束?东西方建筑理念的差异 中国人历来都是以含蓄为美,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文明,是属于人性的东西。中国艺术则讲究一种意境美, 它是朦胧的抒情的,往往更多的是在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意识本身,客观事物仅仅是表达的载体,比如诗歌,文字和语言都是载体,而艺术家融入了个人的感情。西方艺术偏重直接去赞美客观事物,他们更关心美的存在形式,偏重表现认识客体,而不在于表现认识的主体‐‐人的情感因素。中西方艺术差异性对中西室内设计的影响1、西方室内设计的特点 英国室内装潢杂志的专家认为:90 年代以来,居室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增加空间感。空间是居室的最大财富, 室内装潢与设计就是要尽量增加空间容量, 居室不仅仅是为了看而设计,更重要的还应该实用,换句话说,就是看上去舒服用起来便当。因此人们不再玩技巧,而是设法让居室变得更加休闲、宽敞与舒适,更为理性实用。眼下,现代居室装饰也崇尚返璞归真,体现出人与物的本来面貌,并显示人们居住环境的特点,这就使设计与工艺手法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现在人们之所以崇尚自然,是因为在都市中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们精神紧张,而终日身居钢筋水泥森林中,更有压迫感。加之环境污染,人们渴望宁静,向往自然,求得身心得到放松。 2、我国室内设计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通常还表现为室内对称的空间形式,在多数的宫殿和厅堂中,梁架、 斗拱等都是以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设计表现的一种艺术形象。 从装饰上说,大量建筑室内天花藻井、家具、陈设等上面的图案,无不含蓄的表达出喜庆祥和、光耀门楣、长寿多福、家和兴旺之类的期望与祝愿。从空间布局上说,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外,还有移动的屏风、半敞开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这些半开半闭的通透的隔断造成含蓄内敛的气氛,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藏的精神,都体现在这亦隐亦现之中。 建筑层举例子从根本上说,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1.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 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 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 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 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 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 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 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制有关。 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 48 米, “万神殿”高 43.5 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 60 米。 高 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 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 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3. 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 3000 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 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 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 2500 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我们对于古代建筑,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认识,多从文献资料上得到信息。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皆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经营。 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 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在借山水之势力,聚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 ,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 43.3 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其超脱自然, 驾驭自然的 , “人工美” 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早在 2000 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17 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和欢愉。”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物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见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1.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采用了木架结构的方式。 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绝大部分也是木质结构,即使一些砖筑的佛塔和地下墓室,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他们的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结构在中国古建筑所占的统治地位。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 、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所以汉语中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从大量的木架构的古建筑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木构架具有三种基本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 1)抬梁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 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结构 又称立贴式。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檩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据 、房屋的大小,可使用‘三檩三柱一穿’‘五檩五柱三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不同构架。随柱子增多,穿的层数也增多。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小的料建较大的屋,而且由于柱与穿形成网状,结构牢固,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屋内柱、枋多,形不成较为开阔的内部空间。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3)井干式结构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 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中国商代墓椁中已应用井干式结构, 汉墓仍有应用。 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中就有双坡顶的井干式房屋。 《淮南子》中有‘延楼栈道,鸡栖井干’的记载。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 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 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是井干式结构房屋的实例。它有平房和二层楼,平面都是长方形,面阔两间,上覆悬山屋顶。屋顶做法是左右侧壁顶部正中立短柱承脊檩,椽子搭在脊檩和前后檐墙顶的井干木上,房屋进深只有二椽。 2.西方建筑石材为主 作为西方古建筑代表的古希腊、罗马帝国,其建筑决大多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希腊早期的建筑,同中国一样,也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到公元前 7 世纪之末,除了少数用木材之外,已经全用石材建造了。 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 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 6 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 ,通常有以下几种柱式: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克林斯柱式、还有人像柱式;见图古罗马的多里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 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线形美” ,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和节奏韵律,擅长以线造型,以线传情。故中国画无论是绘画工具还是绘画语言,无不与线有关。中国传统建筑采取木质的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 “线”的艺术感染力。故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单体建筑的外轮廓线,还是群体建筑的天际线,都与中国绘画重的勾、描有相同之处。即使在音乐艺术上,如中国传统音乐的京剧,似乎亦可感觉到一种线的流动。西方建筑讲究“体积美” ,在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 人们对于数与几何图形有特别的认识, 极其重视表现对象富于逻辑的几何可惜性。 美的建筑就是有明确的几何形体与几何比例关系以及确定的数量关系构成的。 所以他们往往借助数的组合和几何形来塑造建筑的形式美, 而不规则的石块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在绘画上,他们追求的是写实艺术,以塑造出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为目的,他们先天有一种征服一切的欲望,好像画的越写实,就是征服了这个事物;在音乐方面,他们的传统音乐讲求声音浑厚,体现着一种“体积感” 。此外,建筑材料的不同也可看出中西的审美情调的不同。木质轻盈、熟软给人以温暖、亲切、的审美情调感受,中国人比较感性,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求和睦,重感情的心理;石质阴冷坚硬,给人一冷峻,生硬的感觉,符合西方人的理性、客观求实际。中西方建筑的造型和布局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和谐”之美为基调。尽管我国先秦时期的建筑也曾有过高台榭、美宫室,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阳刚之美,但随着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汉以后,中国传统建筑这种展现对抗力度的阳刚之美逐步走向“和谐”与含蓄之美。以内封闭的内部空间组合,纡余委曲的建筑序列层次,婉转、舒缓的建筑节奏韵律和凝重、自然的建筑装饰设计,给人以亲切、温馨、安闲、舒适的审美心理感受。 在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个体服从于整体,追求和谐。正如李泽后先生所言: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的,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多个建筑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 2.对抗之力 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 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感生硬、冷峻,理性色彩浓,缺乏人情味。在建筑的形体结构方面,西方古典建筑以夸张的造型和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以体现人之伟力。那些精密的几何比例,那些充满张力的穹窿与尖拱, 那些傲然屹立的神殿、庙坛,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从而引发人们惊异、亢奋、恐怖、等审美情绪。就连以山水自然之美为题材的园林建筑,亦一反中国式的“天人合一”,而表现天人对立,人定胜天为主题。在西方造园家眼里,自然景物不是模仿对象,而是改造的对象,因而西方古典园林的造景多以体现人工伟力的建筑为主,山水花木不过式建筑的陪衬。并且这里的山水花木亦并非保持自然的生长之态,而被修剪成各式规整的图案。园林的布局,亦按人的意志划分为规则的几何形,表现出古代西方人勇于征服自然的抗争精神。 西方古建筑的空间序列采用向高空垂直发展,挺拔向上的形式。同时,西方古典建筑突出建筑个体特性的张扬,横空出世的尖塔楼,孤傲独立的纪念柱处处可见。每一座单位建筑,都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的风格魅力,绝少雷同。这反映了西方传统文化中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 1 *空间的方法上,西方确立室内空间,墙起重要的作用。首先先通过墙确立空间,上面加顶就像一个盖子,只是一个覆盖物而已。在东方正好相反,屋顶是最重要的建立空间的因素。通过由柱子支撑的屋顶确立空间而后再填充墙。 2)第二个区别在于空间本身的状态。西方世界强调的是积极空间,即发挥建筑物本身作用的内部空间。然而在东方主要强调的却是消极空间即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 3)第三个区是于东方的基本建筑原则和风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西方的风格却不断进步。在东方,一种建筑风格只是简单的重复。而西方却越来越强调建筑物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个性,其结果就是建筑风格和特点的持续改变 。日本建筑为何起来了?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 年代后半期到 90 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经济”,出现了一时的建筑热潮。国外建筑师尤其欧美建筑师大量涌入日本建筑市场,随之出现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筑史学家铃木博之语)。马国馨在本书中讨论了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世界级大师到后起之秀,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欧洲到美国,最引人注目的大师如美国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贝聿铭,英国的福斯特、罗杰斯、斯特林,意大利的皮阿诺、罗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有数的建筑活动的中心和热点。这次浪潮,如铃木博之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同时代性”,即不仅是追求一种异国情调而是和别的国家“现时”同一水准的内容,是日本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平起平坐”。马国馨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尚没有完全达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次浪潮将深刻影响到日本建筑界。这种外来建筑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筑文化之间包含着复杂的内容。他们既有彼此在一定时期内共存的一面,也有产生激烈冲突的一面,由此将引起日本建筑系统整体结构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筑界在吸收与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值得中国建筑界思考。在西方建筑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情况下,日本建筑界作出了有力的回应,日本建筑文化因此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丹下健三、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家。而中国,虽经过长期的奋斗,但似乎还未能在国际建坛上起主要作用。整个 20 世纪,能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国建筑师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倾向的古典主义大师(这里的“保守”指一种文化态度,没有贬义)。而力图创造中国现代建筑的建筑师,则因为没能解决世界性的难题而不为国际建坛所关注。追求创新的建筑师,有时却只能落得“勇敢的牺牲”的结局。面对中国建筑的现状,日本建筑的发展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院士评选
1、标准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讨论决定。
2、评选细则
2.1院士候选人的提名途径:
(1)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
(2)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提名,按(1)进行。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
2.2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
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选举时,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依次当选,满额为止。不选举已故专家、学者为院士。
选举结果经院主席团审议批准,书面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
2.3院士称号的撤销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2)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涉及丧失科学道德,背离了院士标准时,可依据以下程序撤销其院士称号,即:有不少于五位院士书面提议,或者经学部常委会、主席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经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调查核实,进行审议后,由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参加投票表决人数达到或超过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达到或超过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时,可作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此项决定,经院主席团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院士本人提出辞去院士称号的辞呈,经院主席团会议审查认可后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2.4院士的义务和权利
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提名权;在院士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自由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享受资深院士津贴。 1、标准条件
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或在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以下简称外籍院士)。
2、评选细则
2.1外籍院士的提名、评审与选举
外籍院士增选,与国内院士增选同期进行。外籍院士候选人,必须获得不少于五位院士的提名。每次增选,每位院士至多可提两名候选人。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由院主席团经过讨论并实行无记名投票确定。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会议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达到或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三分之二者当选。
2.2外籍院士的义务和权利
外籍院士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和本院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本院及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获得本院赠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国国籍,可转为本院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17人)
陈福田、陈懋章、丁荣军、董春鹏、杜善义、段正澄、范本尧、樊会涛、冯培德、甘晓华、高金吉、顾国彪
关杰、关桥、郭东明、郭孔辉、胡正寰、黄崇祺、黄瑞松、黄先祥、蒋庄德、金东寒、乐嘉陵、李椿萱
李鹤林、李鸿志、李骏、李明、李培根、李钊、林忠钦、刘大响、刘连元、刘人怀、刘怡昕、刘永才
刘友梅、龙乐豪、卢秉恒、*、马伟明、孟执中、潘健生、钱清泉、饶芳权、苏哲子、谭建荣、唐长红
王浚、汪顺亭、王兴治、王玉明、王哲荣、吴有生、徐德民、徐芑南、杨凤田、杨华勇、杨绍卿、尹泽勇
尤政、于本水、曾广商、张福泽、张金麟、张军、张立同(女)、张彦仲、赵煦、钟掘(女)、钟群鹏、钟志华
周济、朱能鸿、朱英富
资深院士:
艾兴、陈士橹、陈一坚、陈予恕、崔国良、丁衡高、朵英贤、高伯龙、顾诵芬、管德、郭重庆、何友声
黄文虎、黄旭华、梁晋才、林尚扬、林宗虎、柳百成、陆元九、闵桂荣、潘镜芙、戚发轫、阮雪榆、
沈闻孙、沈志云、石屏、宋文骢、孙敬良、唐任远、涂铭旌、屠善澄、王永志、汪槱生、温俊峰、谢友柏
徐滨士、徐志磊、杨士莪、臧克茂、张贵田、周勤之、朱英浩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114人)
贲德蔡、蔡鹤皋、蔡吉人、柴天佑、陈鲸、陈良惠、陈志杰、陈左宁(女)、戴浩、邓中翰、丁文华、段宝岩
范滇元、方滨兴、方家熊、费爱国、封锡盛、高洁、高文、龚惠兴、宫先仪、龚知本、桂卫华、郭桂蓉
何新贵、何友、胡启恒(女)、黄培康、姜景山、姜文汉、李伯虎、李德仁、李德毅、李国杰、李三立、
李天初、李同保、李幼平、梁骏吾、凌永顺、刘玠、刘尚合、刘永坦、刘韵洁、卢锡城、吕跃广、马远良
倪光南、牛憨笨、潘云鹤、沈昌祥、苏君红、孙家广、孙优贤、孙玉、孙忠良、王天然、王小谟、
韦钰(女)、魏正耀、魏子卿、吴澄、邬贺铨、邬江兴、吴曼青、吾守尔·斯拉木、许居衍、徐扬生、许祖彦
杨士中、杨小牛、叶尚福、叶声华、于全、张广军、张光义、张明高、张乃通、张尧学、张钟华、赵沁平
郑南宁、周寿桓、周仲义、朱高峰、庄松林
资深院士:
陈敬熊、陈俊亮、何德全、胡光镇、金国藩、金怡濂、李乐民、林祥棣、林永年、陆建勋、毛二可
潘君骅、宋健、童志鹏、汪成为、王任享、王越、王子才、吴佑寿、姚骏恩、叶铭汉、俞大光、张履谦
张锡祥、赵伊君、赵梓森、钟山、周立伟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2人)
才鸿年、曹湘洪、陈丙珍(女)、陈景、陈立泉、陈祥宝、陈蕴博、丁传贤、丁文江、付贤智、干勇、高从堦
顾真安、何季麟、胡永康、黄伯云、蹇锡高、姜德生、江东亮、金涌、李大东、李冠兴、李龙土、李言荣
李元元、李仲平、刘炯天、欧阳平凯、钱旭红、邱定蕃、邱冠周、桑凤亭、沈德忠、沈寅初、舒兴田
孙传尧、谭天伟、屠海令、王国栋、王海舟、王静康(女)、汪旭光、王一德、王泽山、王震西、魏可镁
翁宇庆、武胜、吴以成、徐德龙、徐惠彬、徐匡迪、徐南平、薛群基、殷瑞钰、袁晴棠(女)、袁渭康、张生勇
张文海、张兴栋、张耀明、赵连城、赵振业、周光耀、周克崧、周廉、周玉、邹竞(女)、左铁镛
资深院士:
陈清如、崔昆、戴永年、傅恒志、关兴亚、侯芙生、胡壮麒、柯伟、李东英、李恒德、李俊贤、李正邦
李正名、刘伯里、刘业翔、陆钟武、毛炳权、闵恩泽、师昌绪、唐明述、王淀佐、汪燮卿、吴慰祖、徐承恩
徐更光、严东生、杨启业、殷国茂、余永富、曾苏民、张国成、张寿荣、朱永濬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07人)
安继刚、陈清泉、蔡美峰、岑可法、陈念念、陈森玉、陈勇、陈毓川、杜祥琬、多吉、樊明武、范维澄
范维唐、古德生、顾金才、顾心怿、郭剑波、韩英铎、何多慧、何继善、胡思得、黄其励、蒋洪德、金庆焕
康玉柱、雷清泉、李立浧、李晓红、李阳、李焯芬、罗平亚、马永生、欧阳晓平、潘自强、彭苏萍、彭先觉
钱绍钧、邱爱慈(女)、沈国荣、苏万华、苏义脑、孙承纬、孙龙德、孙玉发、唐西生、汤中立、童晓光
万元熙、王德民、王思敬、闻雪友、夏佳文、谢和平、谢克昌、徐大懋、徐銤、薛禹胜、杨奇逊、叶奇蓁
衣宝廉、于俊崇、余贻鑫、袁亮、袁士义、岳光溪、曾恒一、张铁岗、张信威、张勇传、张玉卓、赵文智
赵宪庚、郑健超、郑绵平、周邦新、周守为
资深院士:
常印佛、傅依备、韩大匡、洪伯潜、胡见义、李庆忠、梁维燕、刘宝琛、刘广志、毛用泽、倪维斗、潘垣
裴荣富、彭士禄、钱皋韵、钱鸣高、乔登江、秦裕琨、邱中建、阮可强、沈忠厚、王仲奇、翁史烈、鲜学福
许绍燮、杨裕生、于润沧、翟光明、赵文津、周世宁、周永茂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105人)
程泰宁、崔俊芝、崔恺、杜彦良、葛修润、龚晓南、郭仁忠、何华武、何镜堂、胡春宏、黄卫、江欢成
江亿、雷志栋、李建成、梁文灏、廖振鹏、林元培、刘加平、刘经南、刘先林、吕志涛、马国馨、马洪琪
缪昌文、聂建国、钮新强、欧进萍、钱七虎、秦顺全、任南琪、沈祖炎、孙伟(女)、王超、王浩、王家耀
王景全、王梦恕、王瑞珠、王小东、吴中如、项海帆、肖绪文、谢礼立、谢世楞、许其凤、杨秀敏、杨永斌
叶可明、张超然、张建云、张杰、张锦秋(女)、张祖勋、郑皆连、郑守仁、钟登华、周丰峻、周福霖、周绪红
邹德慈
资深院士:
曹楚生、陈厚群、陈吉余、陈肇元、戴复东、董石麟、范立础、方秦汉、冯叔瑜、傅熹年、关肇邺、韩其为
黄熙龄、李道增、李圭白、李玶、李猷嘉、梁应辰、刘建航、龙驭球、卢耀如、罗绍基、马克俭、茆智
孟兆祯、宁津生、钱正英(女)、容柏生、沙庆林、沈世钊、施仲衡、谭靖夷、王光远、魏敦山、文伏波
吴良镛、曾庆元、赵国藩、郑颖人、郑哲敏、钟训正、周镜、周君亮、朱伯芳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47人)
蔡道基、陈克复、丁德文、丁一汇、段宁、方国洪、郝吉明、侯保荣、侯立安、蒋士成、金翔龙、李泽椿
刘文清、孟伟、潘德炉、庞国芳、钱易(女)、瞿金平、曲久辉、石碧、宋君强、孙宝国、孙晋良、王如松
魏复盛、谢剑平、许健民、徐祥德、俞建勇、袁业立、张全兴、张偲、张懿(女)、周国泰、周翔(女)
朱蓓(女)
资深院士:
陈联寿、季国标、金鉴明、刘鸿亮、伦世仪、任阵海、汤鸿霄、唐孝炎(女)、王文兴、姚穆、郁铭芳
农业学部
(74人)
陈焕春、陈剑平、陈温福、陈学庚、程顺和、戴景瑞、邓秀新、方智远、傅廷栋、盖钧镒、官春云、管华诗
康绍忠、雷霁霖、李德发、李坚、李佩成、李玉林、林浩然、刘兴土、刘秀梵、刘旭、罗锡文、马建章
麦康森、南志标、荣廷昭、石玉林、宋湛谦、孙九林、唐启升、吴孔明、夏咸柱、向仲怀、辛世文、旭日干
徐洵(女)、颜龙安、尹伟伦、印遇龙、喻树迅、于振文、张改平、张齐生、赵法箴、赵振东、朱英国、朱有勇
资深院士:
陈宗懋、范云六(女)、冯宗炜、郭予元、侯锋、蒋亦元、李文华、刘大钧、刘守仁、刘筠、卢良恕、任继周
山仑、沈国舫、石元春、束怀瑞、汪懋华、王明庥、吴明珠(女)、熊远著、余松烈、袁隆平、曾士迈、张福绥
张子仪
医药卫生学部
(115人)
巴德年、曹雪涛、陈君石、陈赛娟(女)、陈香美(女)、陈亚珠(女)、陈肇隆、陈志南、程京、程书钧、丛斌
戴尅戎、丁健、樊代明、范上达、付小兵、高润霖、顾玉东、韩德民、韩雅玲(女)、郝希山、侯惠民、胡盛寿
胡之璧(女)、郎景和、李春岩、李大鹏、李兰娟(女)、廖万清、林东昕、刘昌孝、刘德培、刘耀、邱贵兴
刘志红(女)、阮长耿、桑国卫、沈倍奋(女)、沈祖尧、石学敏、王辰、王广基、王红阳(女)、王威琪
王学浩、王永炎、王正国、吴天一、吴以岭、夏家辉、夏照帆(女)、项坤三、谢立信、徐建国、杨宝峰
杨胜利、姚新生、于金明、俞梦孙、袁国勇、曾溢滔、詹启敏、张伯礼、张心湜、张运、郑树森、钟南山
周宏灏、周良辅、庄辉
资深院士:
安静娴(女)、陈灏珠、陈洪铎、陈冀胜、程莘农、程天民、池志强、葛宝丰、顾健人、郭应禄、洪涛、侯云德
胡亚美(女)、黄志强、黎介寿、李载平、刘彤华(女)、刘玉清、陆道培、卢世璧、彭司勋、秦伯益、邱蔚六
沈家祥、沈渔邨(女)、盛志勇、孙燕、唐希灿、汤钊猷、王琳芳(女)、王振义、闻玉梅(女)、吴德昌、吴咸中
肖碧莲(女)、肖培根、于德泉、俞永新、张涤生、张金哲、赵铠、甄永苏、钟世镇、朱晓东
工程管理学部
(50人,其中27 人为跨学部院士)
巴德年、陈清泉、曹耀峰、杜祥琬、傅志寰、郭桂蓉、何继善、胡文瑞、黄维和、蒋士成、刘德培、刘玠
刘人怀、栾恩杰、钱七虎、饶芳权、沈荣骏、孙永福、王安、王基铭、王礼恒、王陇德、王玉普、徐匡迪
杨善林、叶可明、殷瑞钰、袁晴棠(女)、赵晓哲、郑静晨、郑南宁、周建平、朱高峰
资深院士:
程天民、郭重庆、金鉴明、李东英、李京文、刘源张、卢良恕、陆佑楣、罗绍基、汪应洛、王众托、徐滨士
许庆瑞、徐寿波、翟光明、张寿荣、朱晓东 (不含资深院士) 院士年龄总人数男性人数女性人数794137478535127729245764141075454237444422732828072222117128280701091697706816160678806665165550648806354162532619906014122593305810100571514156161515514131548805399052990511111050880498804833045110总计53951227平均年龄69.05
关于丹下健三
马国馨先生的《丹下健三》,即使不是国内介绍丹下大师的唯一著作,也算是最主要的了,网上文字的翔实程度很难超越这本书。
下面文字引自:http://www.sj33.cn/architecture/jzsj/200611/10468.html
百度百科还算中规中矩:http://baike.baidu.com/view/59055.htm?fr=ala0_1
请参考。
丹下健三(1913-2005)Kenzo Tange 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在广岛*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并由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丹下健三的建筑创作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功能典型化”概念,意在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并探索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相结合的道路。该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东京都厅舍、仓敷县厅舍等。
第二阶段是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步入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他提出“都市轴”理论,对此后的城市设计影响深远;他也在大跨度建筑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以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最为著名;而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他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如山梨县文化会馆、圣玛丽亚大教堂等。
第三阶段为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计,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丹下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
丹下认为:“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而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担任的角色应该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它能加速反应,却在最终的结果里不见踪影……”这一最基本的理念便是丹下在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信条。
丹下健三在74岁时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日本建筑师,也是第一位亚洲得奖人。此外,他还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奖和英国皇家建筑协会、美国建筑师协会、法国进步推进协会、丹麦建筑师协会等颁发的金奖、荣誉奖。
丹下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不仅作品颇丰,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而日本的第二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稹文彦(FumihikoMaki,1993年得主),以及目前日本建筑界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矶崎新(ArataIsozak-i)、黑川纪章(KishoKurokawa)等人都曾师从丹下。在得知丹下病逝后,矶崎新感慨万千:“丹下最大的功绩在于通过国家的重大活动,让世界认识了日本的现代建筑,与其说他是个建筑设计师,还不如说他是位管弦乐队的指挥家。他去世了,后无来者。”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丹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与建筑应和谐共处是他的设计原则。而这些,他在自己的《日本建筑的传统与创造》、《人类与建筑》、《从一根铅笔开始》等作品中都进行了阐述。有意思的是,这位设计师从未为自己设计过什么东西,曾有记者饶有兴趣地追问他这个问题,丹下的回答是“我知道我的妻子和孩子肯定会不满意,我怕他们的批评。”
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1986年4月7日,日本东京都新市政厅的设计竞赛审查委员会公布,丹下建三的方案被评选为这次引人注目的设计竞赛的最优秀作品。
东京的东京都新市政厅拟建于新宿付都中心。总用地面积4.2公顷,总建筑面积要求37万平米,在设计条件中要求新的厅舍应该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东京自治和文化象征,国际城市东京的象征。丹下方案朝京亡广场旅馆方向布置了43M七层高的部分,围成一个半园形广场,靠近海亚特世纪旅馆方面布置了243M高的双塔作为第一厅舍,双塔总面宽108.8M,中间部分高150M,在日生大厦的南面布置的阶梯状的第二厅舍,34层163米高。在第一第二厅舍之间设置了中央林荫道,把厅舍的三个部公紧密的连接起来,并与厅舍南面的新宿中央公园二大片绿化连成一体,建 筑立面是深浅花岗岩与反射玻璃的组合。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装修寿命以100年以上,至200年考虑。内部装修及设施以5-20年考虑更新。
丹下认为,就新厅舍建筑而言,最基本的是要考虑行政功能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所需的无柱灵活空间,预测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功能的充实。同时在发生灾害时可以做为了解整个东京确实情报的防灾据点。以此考虑了结构的坚固性。建筑转折部分,布置了大量与此配合的的绿化,成为充满人情味的空间。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建川博物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