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一点 > 教育资讯 >高考资讯 >正文

新变化 新挑战 新探索 ——北京中小学线上课程观察

更新:2023年04月21日 13:38 好一点

好一点小编带来了新变化 新挑战 新探索 ——北京中小学线上课程观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新变化 新挑战 新探索 ——北京中小学线上课程观察

  “今天线上开学第一天,孩子早上6点50分自己起床,准备一会儿早读上课,为她点个赞。”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家长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中小学延期开学。根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要求,从4月13日起,百万中小学生开启居家防疫与线上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新阶段,进入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教学机制。

  新变化:增加了“刚性学习”内容

  在北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第一节课是主题教育“强国一代,有我”,在视频中学生分享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哥哥、姐姐”志愿者们的故事和自己的居家生活。

  一个10分钟的视频用图片滚动的方式,展现了照片集锦,“在书桌前伏案、在客厅里跳绳、在厨房做家务……”伴随着温情的音乐声,数百位同学在线上又见面了。

  根据北京市相关要求,13日之前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复习巩固,13日之后要有序实施课程教学计划。从语文、数学、英语等“硬知识”,到音乐、体育、美术、德育等“软素养”都在课表上有所体现,授课方式也包括电视、电脑、*等多种渠道。

  根据相关安排,北京市初三和高中年级的市级学科课程从周一开始,其他年级本周陆续开始。通过歌华有线电视台、北京数字学校官网和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跳动、快手等多家互联网平台上线。

  “在新的阶段,对学习知识的刚性要求增加了,要求听懂、学会,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质量要求。”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说,同时对德育教育、体育锻炼等内容依然没有放松,因此要求更高了。

  新挑战:缩短学时隔空自律

  北京市日前《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关系,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北京市教委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课时,此外还对每天线上时间进行规定。小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25分钟,中学阶段每节课不超过35分钟。

  北京市西城区初中生小越给自己画了一个画像:“微笑中带着一丝疲倦的脸。”她说,长期盯着电脑不适,不能和同学老师见面,心情真的有些烦躁,有时候做梦都是蹦蹦跳跳去上学。

  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说,授课视频画面清晰、教师在线答疑,看得出是经过精心准备。学校的推荐课表从上午7点50分准备到晚上8点“亲子互动”完毕,对需要上班的家长来说压力有点大。

  “一节课的时间短了至少5分钟,该讲的知识点一个不能少;一学期到校学习的时间已减少两个多月,该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一项不能砍。”一位校长说,这对教师的专业悟性提出很高挑战。

  北京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说:“线上新课学习是一次艰巨的挑战,考验高度自主、自律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改变了教学方式,把教材章节改成主题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尝试自我构建知识。”

  新探索:重组课程和教学方式

  北京市要求,新阶段的课程安排做到课程类型、学科内容、实践与教学三个整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因地制宜做好安排。学校要模拟诊断学生居家学习情况,精准分析学情,把握教学进度。

  “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喜欢用1.5倍速快进的方式看教学视频。”北京市特级校长、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说,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在新的要求下我们教学方式发生了更深刻的变革,孩子们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相信在正确引导下,孩子能用好这些新的学习工具,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北京市特级校长、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说,这次特殊的疫情,带给我们教育和教学方式很大的变化,只有培养孩子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迎接面向未来的教育。

  一些学校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探索。北京十二中打造了线上“导师制”,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选导师”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科学业、目标状态、兴趣爱好等作出选择。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这次线上学科课程给教学、给老师们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探索教育供给的机遇。即便未来疫情结束,这种“线上线下混合供给”的教学模式也将持续发展优化下去,激活更多教育能量。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新变化 新挑战 新探索 ——北京中小学线上课程观察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

与“新变化 新挑战 新探索 ——北京中小学线上课程观察”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0

好一点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