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一点 > 教育资讯 >高考政策 >正文

什么叫第二代计算机?

更新:2023年02月19日 17:54 好一点

好一点小编带来了什么叫第二代计算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叫第二代计算机?

什么叫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晶体管,出现高级语言
中央处理单元CPU结构:算术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
硬盘的物理结构,由磁道,扇区,柱面和磁头组成。每个磁道被分成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通常是512字节。硬盘的磁道数一般介于300至3000之间,每磁道的扇区数通常是63。
分区的三种fat16常见于dos,win97中,fat32用于win9x的后期版本中,例如win98
Ntfs只存在于win2000和xp中。
第一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电子管
Cpu构件:主频,内存总线速度 ,工作电压,扩展指令集,整数与浮点,一级缓存二级缓存,

第二代计算机的划分年代是多少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

答:晶体管。
具体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
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计算机。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Lepreachaun。
第二代计算机较之第一代具有速度快、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耗电量少等优点。汇编语言使用更加普遍,并出现了一系列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编程工作更加简化。

第二代计算机称为什么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计算器分代:
第一代指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期的计算机,使用电子管元件,程序系统使用机器语言,后期出现汇编语言;
第二代指从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中期的计算机,使用晶体管,程序系统用高级语言、宏汇编程序,并具有管理程序和监督程序;
第三代从6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已达系统化,使用了操作系统,有多种高级语言和多道程序设计等;
第四代从70年代开始,使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微处理器和计算机多机系统;
第五代计算机从80年代初开始研制,除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外,还具有智能和逻辑推理功能,第五代计算机与前四代相比,设计思想和结构截然不同。

世界上第二代计算机是什么时代

共分为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霍华德.艾肯(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 Mark I 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大大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晶体管代替了体积庞大电子管,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首先使用晶体管技术的是早期的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原子科学的大量数据处理,这些机器价格昂贵,生产数量极少。
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计算机中存储的程序使得计算机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商业用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Common Business-Oriented Language)和FORTRAN(Formula Translator)等语言,以单词、语句和数学公式代替了二进制机器码,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新的职业,如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与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
虽然晶体管比起电子管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晶体管还是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会损害计算机内部的敏感部分。1958年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科学家使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于是,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出现集成电路后,唯一的发展方向是扩大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ULSI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基于“半导体”的发展,到了一九七二年,第一部真正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所使用的微处理器内包含了 2,300 个“晶体管”,可以一秒内执行 60,000 个指令,体积也缩小很多。而世界各国也随着“半导体”及“晶体管”的发展去开拓计算机史上新的一页。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第五代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

第1、2、3、4代计算机的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主存储器是决定计算机技术面貌的主要因素。当时,主存储器有水银延迟线存储器、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和磁心存储器等类型,通常按此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主存储器均采用磁心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辅助存储器。不仅科学计算用计算机继续发展,而且中、小型计算机,特别是廉价的小型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开始大量生产。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系列化的发展时期。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并且开始普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随着各种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和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的迅速发展,以及微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中开始出现固件子系统
4、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不仅能进行一般信息处理,而且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的能力,将能帮助人类开拓未知的领域和获得新的知识。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第四代计算机出现与发展
将CPU浓缩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机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计算机大普及的浪潮。1969年,英特尔(Intel)公司受托设计一种计算器所用的整套电路,公司的一名年轻工程师费金(FedericoFagin)成功地在4.2×3.2的硅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
这就是第一个微处理器——Intel4004。它是4位的。在它之后,1972年初又诞生了8位微处理器Intel8008。1973年出现了第二代微处理器(8位),如Intel8080(1973)、M6800(1975,M代表摩托罗拉公司)、Z80(1976,Z代表齐洛格公司)等。
1978年出现了第三代微处理器(16位),如Intel8086、Z8000、M68000等。1981年出现了第四代微处理器(32位),如iAPX432、i80386、MAC-32、NS-16032、Z80000、HP-32等。
它们的性能都与七十年代大中型计算机大致相匹敌。微处理器的两三年就换一代的速度,是任何技术也不能比拟的。

计算机应用发展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与 计算机应用 概述

1.1计算机发展概述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10000只电容和7000个电阻,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50千瓦,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减法运算,价值40万美元。当时它的设计目的是为美国陆军弹道实验室解决弹道特性的计算问题,虽然它无法同现今的计算机相比,但在当时它可把计算一条发射弹道的时间缩短到30秒以下,使工程设计人员从繁重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在当时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开创了计算机的新时代。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的50多年里,每隔数年在软、硬件方面就有一次重大的突破,至今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以下四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5年)。

从1946至1955年,陆续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计算机,其用途已从军事进入到为公众服 务方面。它们都属于第一代计算机,其特征是:使用电子管为逻辑元件,内存储器开始时使用水银延迟线或静电存储器,后来采用磁芯,外存贮器有纸带、卡片、磁带等。运算速度可在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程序设计语言用二进制码表示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第一代计算机体积都较庞大,造价很高,速度低,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4年)。

1955年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问世,1958年开始,以IBM公司的7000系列为代表的全晶体管计算机成为第二代计算机的主流产品。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为:全部使用晶体管,用磁芯做主存储器,用磁盘或磁带做外存储器,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十万次。程序设计语言也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较大发展,如 ALGO 60、FORTRAN、COBOL等都相继投入使用。程序的编制方便了,通用性也增强了,因而计算机的应用也扩展到事务管理及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年)。

1964年美国IBM公司公布了采用集成电路*的System/360系列计算机,同时开发了供该系列机使用的OS/360操作系统,它使系列机内的低档机向高档机升级时,原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可继续使用,使360系列机本身成为第三代计算机的主流产品。第三代计算机的特征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的晶体管元件, 内存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计算速度可达到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个别的达到一千万次,内存储容量可达到兆字节。这一时期对计算机的设计提出了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的思想。例如,将系列机扩展到大、中、小型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硬件设计中采用标准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和输入输出接口部件。在软件设计中提倡模块化和结构化设计,这样不但使计算机的成本降低,而且还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现在)。

1971年,英特尔公司制成了第一代微处理器,它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组成的电路。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进人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在这一代计算机上采用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芯片做存储器,计算机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百万次到上亿次。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在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发展了分布式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这一时期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

我国自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第一台计算机于1958年研制成功,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也于1964年问世。1971年又研制成功了集成电路计算机。1985年研制出第一台IBM PC兼容微型机。2001年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研制成功,2002年推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但单从微型机来看,在这30多年的发展里又可再将它分为五个时代。

第一代是自1971年开始的4位微机,它的芯片集成了2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MHz。

第二代是自1973年开始的8位微机。它的芯片集成度为4000-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4MHz。其典型的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80,Motorola公司的M6800等。

第三代是自1978年开始的16位微机。芯片集成度为2万~7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5MHz~10MHz。典型的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86及80286。 IBM公司用这一代芯片研制了IBMPC、 IBMPC/XT及 IBM PC/AT。

第四代是自1981年开始的32位微机。芯片的集成度为10万~10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10MHz~33MHz。用该微处理器制成的微机的性能达到或超过了70年代的大、中型计算机。

第五代是自1993年开始的64位微机。芯片的集成度在l00万个晶体管以上,并且每年都有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出现。

微处理器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目前性能价格比大幅度跃升,采用多处理机技术的大型机使用数十个微处理器芯片的产品已经系列化。新一代的操作系统采用友好的图形界面使用户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更加容易。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使用,使程序员能更快、更好地设计高质量的软件。将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极化

虽然今天个人计算机已席卷全球,但由于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入,对大型机、巨型机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巨型、大型、小型、微型机各有自己的应用领域,形成了一种多极化的形势。

2.网络化

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互相通信,以共享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虽然已出现近30年,但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形成热潮,并且已开始走向家庭。

3.多媒体

多媒体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过去人机交互的媒体仅仅是文字,而多媒体技术则是以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进行人机交互。在短短的几年中多媒体技术已走向成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蓬勃发展也全靠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技术被认为是90年代信息领域的一次革命。

4.智能化

智能化是新一代计算机实现的目标,前述日本宣布的它的第五代计算机研制计划就是研制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更强调计算机具有像人一样的能听、说和逻辑思维能力。智能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模式识别、机器人、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的生成与理解等方面。目前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将来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技术将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先进的水平。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CPU芯片,以硅片为基础的芯片*技术的发展并不是无限的,不久的将来就可能达到发展的极限,目前认为有可能引发下一次计算机技术革命的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技术、光技术、量子技术和生物技术。未来的计算机发展方向是: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分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光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把极细的激光束与快速芯片结合,主要解决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由于光子的传播速度极快,今天的计算机数据传输速度最高为每秒10亿字节,采用光技术后其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万亿字节。另外光子不像带电的电子那样相互作用,因此经过同样窄小的空间时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同时光的传输无需物理连接。光计算机发展的关键技术是要做出能耗少、体积小、易于*、价廉的光电子转换器和光计算机定位系统。

生物计算机实现起来比光计算机更为困难,它是使用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分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生物芯片。它不但具有巨大的存储能力,且能以波的形式传播信息。其处理速度比当今最快的计算机快一百万倍,而且能耗仅有现代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很可能是生物计算机的时代。

分子计算机的基础是*出单个的分子,其功能与三极管、二极管及今天的微电路的其他重要部件相同或相似,然后把上亿个分子器件牢固地连接在某种基体表面。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量子计算机目前处于理论与实现之间,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量子计算机会在今后几十年间出现,它是采用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采用深层次计算模式的计算机,这种模式只由物质世界中一个原子的行为所决定,而不像传统的二进制计算机那样将信息分为0和1,对应于晶体管的开和关来处理。他的这种计算模式对并行计算非常有利。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正在研究当中,还要进行多年的艰苦研究工作,但科学家预见终究将有一天会出现针尖上的超级计算机。

1. 2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1.2.l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运算速度快是计算机从出现到现在人们利用它的主要目的。现代的计算机已达到每秒几百亿次至几万亿次的运算速度。许多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现在利用高速计算机就可以得到实现。如众所周知的天气预报,若不采用高速计算机,就不可能对几天后的天气变化作较准确的预测。另外,像我国十多亿人的人口普查,离开了计算机也无法完成。

2.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字运算,计算精度可用增加表示二进制数的位数来获得,从程序设计方面也可使用某些技巧,使计算精度达到人们所需的要求。众所周知的圆周率p,一位美国数学家花了15年时间计算到707位,而采用计算机目前已达到小数点后上亿位。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不仅能存放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更重要的是能存放用户编制好的程序。它的容量都是以兆字节计算的,可以存放几十万至几千万个数据或文档资料,当需要时,又可快速、准确、无误地取出来。计算机运行时,它从存储器高速地取出程序和数据,按照程序的要求自动执行。

计算机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这使得计算机能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如判断一个条件是真还是假,并且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做。例如数学中的著名难题“4色问题”——即对任意地形图,要使相邻区域颜色不同,用4种颜色就够了——就是美国数学家在1976年用了上百亿次判断,三台计算机共用了1200小时才解决的。

4.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现代计算机由于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都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可以安全地使用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像银行这种要求高可靠性的行业。由于计算机同时具有计算和逻辑判断等功能,使得计算机不但可用于数值计算,还可对非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如图形图像处理、文字编辑、语言识别、信息检索等各个方面。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在各行各业都可发挥出它的效力。

l.2.2计算机的类型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有按计算机的原理将其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式计算机三大类的;也有按用途将其分为通用机和专用机两大类的;这里我们按照1989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科学巨型机委员会对计算机的分类提出的报告,来对计算机的各种类型进行分别介绍。按照这一分类方法,计算机被分成巨型机、小巨型机、主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等6类。现分别介绍如下:

1.巨型机

巨型机在6类计算机中是功能最强的一种,当然价格也最昂贵,它也被称作超级计算机,它具有很高的速度及巨大的容量,能对高品质动画进行实时处理。巨型机的指标通常用每秒多少次浮点运算来表示。70年代的第一代巨型机每秒为1亿次浮点运算;80年代的第二代巨型机每秒为100亿次浮点运算;90年代研制的第三代巨型机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目前的许多巨型机都是采用多处理机结构,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来提高整机的处理能力。

目前巨型机大多用于空间技术,中、长期天气预报,石油勘探,战略武器的实时控制等领域。生产巨型机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也都开发了自己的巨型机。我国在1983年研制了“银河Ⅰ”型巨型机,其速度为每秒1亿次浮点运算。1992年研制了“银河Ⅱ”型巨型计算机,其速度为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1997年推出的“银河Ⅲ”型巨型机是属于每秒百亿次浮点运算的机型,它相当于第二代巨型机,2001年我国又成功推出了“曙光3000”巨型计算机,其速度为每秒4000亿次,2003年12月推出的联想“深腾6800”达到每秒4万亿次,2004年六月推出的“曙光4000A”达到每秒11万亿次,已经进入世界前十名。

2.小巨型机

小巨型机是由于巨型机性能虽高但价格昂贵,为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厂家在保持或略降低巨型机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价格而形成的一类机型。小巨型机的发展一是将高性能的微处理器组成并行多处理机系统,二是将部分巨型机的技术引入超小型机使其功能巨型化。目前流行的小巨型机处理速度在每秒250亿次浮点运算,价格只相当于巨型机的十分之一。

第二代计算机的资料

第二代: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用晶体管*的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迪克”(TRADIC),装有800个晶体管。1955年,美国在阿塔拉斯洲际导弹上装备了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的小型计算机。10年以后,在美国生产的同一型号的导弹中,由于改用集成电路元件,重量只有原来的1/100,体积与功耗减少到原来的1/300。
1958年,美国的IBM公司制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RCA501型。由于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及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机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的存贮量,从几千提高到10万以上。1959年,IBM公司又生产出全部晶体管化的的电子计算机IBM7090。1958-1964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大范围的发展过程。从印刷电路板到单元电路和随机存储器,从运算理论到程序设计语言,不断的革新使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臻完善。1961年,世界上最大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ATLAS安装完毕。1964年,中国制成了第一台全晶体管电子计算机441-B型。
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发展 时间表
1947: Bell实验室的William B. Shockley、 John Bardeen和Walter H. Brattain.发明了晶体管,开辟了电子时代新纪元。
1949: EDSAC:剑桥大学的Wilkes和他的小组建成了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仍是纸带。
1949: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第一台使用磁带的计算机。这是一个突破,可以多次在其上存储程序。这台机器是John von Neumann提议建造的。
1949: “未来的计算机不会超过1.5吨。”这是当时科学杂志的大胆预测。
1950: 软磁盘由东京帝国大学的Yoshiro Nakamats发明。其*权由IBM公司获得。开创存储时代新纪元。
1950: 英国数学家和计算机先驱Alan Turing说:计算机将会具有人的智慧,如果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对话,对于提出和回答的问题,这个人不能区、别到底对话的是机器还是人,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了人的智能。
1951: Grace Murray Hopper完成了高级语言编译器。
1951: Whirlwind:美国空军的第一个计算机控制实时防御系统研制完成。
1951: UNIVAC-1: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系统。设计者:J. Presper Eckert 和John Mauchly。被美国人口普查部门用于人口普查,标志着计算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商业应用的时代。
1952: 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由Von Neumann领导设计并完成。取名: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 1953: 此时世界上大约有100台计算机在运转。
1953: 磁芯存储器被开发出来。
1954: IBM的John Backus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始开发 FORTRAN ,957年完成。是一种适合科学研究使用的计算机高级语言。
1956: 第一次有关人工智能的会议在Dartmouth 学院召开。
1957: IBM开发成功第一台点阵打印机。
1957: FORTRAN 高级语言开发成功。
1959: 1959年到1964年间设计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大量采
用了晶体管和印刷电路。计算机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可以
运行FORTRAN和COBOL ,接收英文字符命令.出现大量应用软件。 1959: Grace Murray Hopper开始开发COBOL (COmmon Business-Orientated Language)语言,完成于1961年。
1960: ALGOL:第一个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推出。
1961: IBM的Kennth Iverson推出APL编程语言。
1963: PDP-8:DEC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
① 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② 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内 存), 辅储器(外存)采用磁盘和磁带;存储量增加,可靠性提高;
③ 输出输入方式有了很大改进;
④ 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高级语言。
⑸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强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代?每一代各有什么特点?

截止到2021年1月5日,计算机发展经历了4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特征是以电子管为元器件;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特征是以半导体为元器件;

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集成电路数字机为元器件;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为元器件。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



扩展资料:

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现代社会里,用计算机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以上就是好一点整理的什么叫第二代计算机?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一点。

与“什么叫第二代计算机?”相关推荐

每周推荐




最新文章

二本学校代码是多少?

二本学校代码是多少?

时间:2024年12月22日
公司介绍  联系我们
  鲁ICP备2021028409号-10

好一点 淄博机智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警告: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